2014年9月23日

倫敦煮食心得


煮飯,似乎是每個留學生必備的技能,在要出國之前就常常在長輩煮菜的時候說我要學兩招,跟在廚房問要怎麼煮菜,還記得九十幾歲的阿嬤笑笑跟我說:煮菜怎麼煮?青菜煮,煮熟就好了(台語),問了外婆,外婆說:用心料理,用心就會好吃,剛聽倒覺得這樣根本什麼都沒有學到嘛,但沒想到不知不覺在倫敦也待兩年了,幾乎每天晚餐都回家自己煮,慢慢也煮出一點心得,才開始慢慢體會為什麼兩位煮了一輩子的阿嬤要跟我分享這兩句話。

因為倫敦在外面吃相當昂貴,一餐以男生來說要吃飽大約7-8鎊以上,吃好一點20幾鎊都有可能,剛開始看到菜單都只能閉著眼睛點,不要換算成台幣,要不然腦中開始有衝突,A:花這個錢在台灣可以吃什麼什麼。 B:你是在倫敦,你要吃還是不吃,最討厭的就是你這種斤斤計較的小氣鬼了。因為太掙扎了,也就變得相當少出去吃飯,偶爾才跟朋友約出去一次。因為要開伙,於是六日去大賣場買菜變成例行公事,其實老實講在台灣就對煮東西有興趣,可是煮了幾次都覺得不如去外面吃,巷口就有自助餐,牛肉麵了,我在這邊用得半死又沒有很好吃,何苦呢?但到倫敦就不一樣了,外面東西貴,家裡附近又剛好什麼餐廳都沒有,離我最近的就是轉角那家吃到心臟病不用錢的fish&chip,吃過一次我就嚴重懷疑我的血管變窄了,不敢再吃第二次,有時下班肚子實在太餓,但想到400塊一盤牛肉燴飯就勒緊褲帶摸摸頭回家乖乖自己煮,也算是一半興趣也算是趕鴨子上架,就這樣開始煮飯人生 。

每次在煮菜的時候都會在心底由衷的佩服以前我媽還有回家還要煮菜的千千萬萬職業婦女,工作一整天回到家累得半死,一刻不得休息,還有全家人等你煮菜,換上輕便的服裝就投身滿是油煙的廚房,動作要快還要兼具美味,菜色每天還要變化,因為小孩還要帶便當還需考量份量,自己煮才知道這一切的辛苦,累了一天誰不想一回家就躺在沙發上看電視?想起以前還會嫌菜不好吃,真的是滿滿的愧疚,不過說也有趣,常常自己煮一煮竟然有以前媽媽的味道,看來這東西還會後天遺傳。還有一個自己做菜後才有的體悟,有一副場景大家一定很熟悉,當全部菜都煮好,家中男性角色例如父親都會叫母親趕快一起來吃,但常常煮飯的人都說你們先吃,哈,有時請同學來家中,自己煮才了解當全部煮好的時候,不知為何常常自己也不餓了,要先休息或是等一下,這不就跟在廚房喊:來了~來了~的女性角色很像嗎?總之自己體驗過後才知道進灶咖的辛苦。

還記得剛開始的時候真的是抱持著阿嬤所說“煮熟就好“的原則,反正是自己吃,好吃不好吃都無所謂,但慢慢的也摸索出了排列組合,豬肉要怎麼調味,雞肉要怎麼炒,牛肉要怎麼醃,慢慢有了頭緒,才發現抱著這種” 青菜煮,煮熟就好了“的心態反而沒什麼壓力,才更勇於嘗試,沒有在台灣一定要煮好吃要不然就到外面吃就好的壓力,當然現在最方便的一點就是有了youtube,想煮什麼上網一打,不僅有食譜,還會有影片教學,說到這個就不能不說我的鍵盤師傅-阿基師了,每次想吃什麼搜尋,不管是<型男大主廚>,或是<阿基師偷呷步>,先看過一半,備好料然後再一步一步跟著做就好了,看起來很厲害的菜色也是可以學個七八分像,慢慢的也發現自己嘗試過不少菜式,從基本的滷肉、肉燥飯、牛肉麵、炒米粉、親子丼,到蝦仁烘蛋、蚵仔煎、辣子雞丁、麻婆豆腐、茶碗蒸等。沒辦法,嘴饞又想省錢就得靠自己。說這麼多,其實還是要多虧我身處在倫敦,台灣的東西,亞洲的食材要什麼有什麼,打開櫃子一看,金蘭醬油,工研院味碄,台灣菸酒公賣局米酒,日本佛蒙特咖哩,泰式椰奶,牛頭牌沙茶醬,有時候還是得靠熟悉的調味料才能煮出熟悉的味道,如果今天在一個沒有中國城的地方唸書,那我或許就得學外國人吃生菜和pizza了。

記得有朋友在臉書上抱怨煮的很辛苦,但卻不好吃,還被家人嫌,看到我只是笑笑,因為我也懂這種吃力不討好的感覺,有時候覺得做菜跟做實驗一樣,有時候一次就成功了,隨便煮意外的好吃,但很多時候是要一再嘗試,有了經驗和確保關鍵步驟正確才會好吃,反正好吃不好吃都是一餐,營養均衡就好了,除非是要請客,那就要特別用心了,每次請朋友來作客,都要擬定菜單和作戰計劃,然後提前開始,當獲得朋友稱讚的時候,真的蠻有成就感的,從台灣遠道來倫敦作客的朋友還戲稱我這裡是克雷格的B&B,只可惜最近課業忙碌,較少請客了。

自己下廚,懂了上一輩的辛苦,也體會到創意的樂趣,分享的快樂。雖然最近米越來越少買,多以麵食取代,因為烹飪較為快速和方便,常常選擇簡單的義大利麵料理或是咖哩,也比剛來的時候更常出去外食,不過六日有空的時候還是會看一下阿基師,選幾道台灣料理,解解饞,也解解鄉愁 。


2014年4月13日

英國博士班VS美國博士班

為什麼要寫這麼戰的題目呢?因為真的太多人問我這個問題了,而我卻沒有機會好好回答,最常聽到的例如:為什麼有些英國畢業的博士素質好像不是很好,有的卻是CNS好幾篇?為什麼英國博士可以這麼短?台灣因為早期教授幾乎都是留學美國,所以其實很多老師是親美派的,覺得美國PhD的訓練系統才可以真正可以訓練出來獨立做研究的博士後研究員,而對於大多數英國畢業的博士生心底報持懷疑的態度,其實這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光是修業年限就有很大的不同,美國生物醫學領域平均是6.5年,而英國通常就是3.5年加寫論文4年,而台灣整個系統也跟美國一樣,前兩年需要修課,通過嚴格的qualify,自然而然對於熟悉的系統比較有信心,這裡就稍微寫一下這一年半的觀察,個人認為是各有優缺點,給有興趣的人參考一下。

先說明一下我的programme的進程,總共是3.5年,4年是畢業的deadline,最後有個畢業口試稱為viva,在口試之前有三個階段的報告,early stage assessmentlate stage assessmentthe third year presentation。前兩階段需要通過兩位mentor(非supervisor)口試,最後的viva兩到三位口試委員審查你的論文,通常3-6個小時 ,通過後再作修訂即可畢業。

1. 修業年限

首先先談談修業年限,大家會問為什麼英國PhD可以這麼短?第一個主要原因就是依照學校規定四年就是deadline,還沒有畢業就打包回家。次要原因是可能是英國不需要修課,也就是不需要花前一兩年重新把大學或是碩士班修過的各種學門再讀一次,當然沒有無數的考試和繁重的term paper,我在這裡只有在頭一個月上課,各個領域的老師把基礎知識和最新研究講一下,接下來就靠自己,這樣的好處是不用浪費時間在重複念已經念過的書或是相差太遠的領域,可以全心投入自己專門的研究,缺點當然是學術能力的培養需要靠個人努力,包括基礎知識,論文閱讀,英文寫作等。Imperial college開給博士班修的課大多是一些通用的能力,例如專利,簡報技巧,時間管理,常常會請給公司上課的專業講師來上,一般就是三個小時,需要事前預約,可以自行安排 。並不是所有學校都一樣,牛津劍橋也有些四年的PhD programme 需要修課。還有一項重要的因素是學術發表,美國或是台灣通常需要學生在博士畢業之前要在一定點數的論文上發表,但在英國這通常不是畢業的必須的條件,所以通過口試(viva) 以及符合口試委員的要求就可以畢業,這在後面會詳述。

2. 畢業條件&論文發表

在這個競爭的時代,publication質量非常的重要,不要說教職了,連許多博士後或是fellowship的申請都相當看重,所以雖然在英國這不是博士班畢業的必要條件,但很多老師或是學生自己還是希望在畢業前後能夠發表,畢業條件不需要第一作者發表的壞處就是可能沒辦法在博士這個階段學習投稿論文的過程, 好處是學生不需要因為畢業需求,急著將未完成的成果發表,可以在博士後期間留在同一實驗室將東西完成再發表,博士四年加上博士後研究一年要完成一篇paper其實時間也差不多,如果方向正確要攻CNS也不是不可能,這中間當然有很多因素,有可能是每個人接project的起點不同,有人要從頭開始建立system,有人是接手他人的東西。老闆通常不會太push博士班學生(或是階段性push),當然作研究到哪裡都是一樣,就是爬山頭,憑個人努力, 如果你要衝當然最後的果實可能會比別人甜美。畢業不需要第一作者發表的另外的一個好處是,如果你運氣不好你的project天生不良,再怎麼努力天花板就在那裡,那也沒關係,你把該學會的技術和知識學會,有達到畢業水準,博士後再另覓機會,不需要痛苦的卡在博士班苦撐畢不了業。 英國博士班畢業的條件就是通過博士口試,雖然之前有階段性審查,但因為沒有客觀標準,viva成為是一個相當重要的門檻,所以口試委員都很嚴謹,有些一頁一頁翻,每個實驗基礎知識都問,四五個小時是常態,口試到哭的也時有所聞。

3. 獎學金

我想獎學金的制度是英美博士班另外一個不同的地方,在美國因為博士班很多提供全額補助,所以可以吸引到全世界優秀的學生,在英國因為學費或是獎學金的限制,歐盟的學生享有跟英國本地生一樣較便宜的學費,獎學金大部份也是限制只給歐盟的申請人,所以同學比較多是來自英國本地或是歐盟,亞洲的學生通常是碩士班居多,念博士的非歐盟學生因為學費較歐盟學生昂貴許多,大部分都是領取自己國家的獎學金,只有極少數是全額自行負擔。

4. 未來發展

我覺得這個是比較有趣的,美國或是台灣選擇念博士班通常是一個commitment,未來就幾乎篤定要走學術,但在英國似乎不是這麼一回事,很多人畢業並不是朝純學術發展,可能跟學術相關產業或是根本就換領域,我想主要可能跟修業年限有關係,34年的機會成本遠比七八年少了很多,可能有人認為這只是一個人生的過程,並不一定是決定未來的最終選擇,有許多同學相當年輕,大學畢業就進來了,2223歲,念完也才2526歲,所以如果念完覺得走學術這條路太辛苦或是發現自己不適合,要轉換跑道其實是來的及的,業界也比較容易接受,看到學長姐有些人再考個醫學院或是進去銀行當分析師甚至當記者的都有,當然不乏很多強者神人發了很多好paper,在世界各地錄取教職的,所以畢業的選擇是很個人的,或許也因為這樣英國的博士畢業生variety比較大。有趣的是,學校從博一就開始警告我們現在只有零點幾percent的博士生最後拿到教職,所以要提前開始準備,也提供很多講座和課程,相對台灣精美的博士班休學率,這樣似乎也是種比較健康的選擇。


曾經有人跟我說英國的思維是認為postdoc也是一個訓練的過程,在PhD的階段就是訓練獨立思考研究,而postdoc再成為完全獨立的研究者,而美國要求博士畢業生相對就是要獨立,兩者PhD教育系統的歷史發展和淵源,或許等有時間再研究,但其實我覺得兩者不是絕對的,兩邊也都在互相學習,可以看到美國在檢討Phd過剩的解決之道,英國也慢慢在跟美國靠攏,有些學程需要修課,提供全額獎學金,畢業需要發表論文,總之老話一句,不管哪裡畢業,做研究就是Science speaks itself,大家就別戰了。

2014年3月27日

想念

有點想念高中時努力練吉他只為了一首歌的執著,

有點想念MSN後面掛著一個狀態就可以得到朋友慰問的單純,

有點想念愛情剛開始都想要天長地久的衝動,

突然發現我沒有長大,

什麼都沒有。